如何讓用戶喜歡你的廣告?
發布時間:2020-07-15瀏覽次數:0
現如今這個社會打開電腦就彈出廣告,打開手機是新聞推送、坐飛機、等電梯、刷抖音、看綜藝,全都是各種各樣的廣告......在這個信息化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的生活無時無刻不被廣告所“關懷”。
圖片來源于官網
但是基本沒有人會喜歡看廣告,這是完全不用證明的事情,就算真的有沉迷廣告中無法自拔的人,那也一定會是自己投放廣告的甲方爸爸,所以該如何讓用戶看到你的廣告并且喜聞樂見的接受呢?狂人今天就和大家探討一下。
沒有幾個人會喜歡廣告
哪怕真的很走心!
電視劇里的廣告叫“尿點”;網絡視頻前的廣告叫“緩沖”;朋友圈里的廣告叫“不看此人的朋友圈”;街邊傳單廣告叫“幫忙扔一下”……你看廣告就是如此令人厭惡。
自出現廣告營銷以來在用戶的心中就沒有過太好的印象,這是因為廣告會干擾用戶接受信息;用戶看電視、看節目的本意并不是來看廣告的,廣告的出現讓用戶中斷了他的目標,并且現在很多廣告不是會員還跳過不了,用戶們只有度日如年的看完廣告,才能繼續看他們這種想看的節目。
圖片來源于官網
打開APP等3秒、看個視頻等3分鐘,還時不時的蹦出來讓人跳戲,似乎所有的感覺氣氛,都在一剎那被廣告毀滅了。這種體驗就像是你吃了排隊四個小時才買到的小吃,結果一跟頭掉在了泥水里,破壞了這種本可以連續美好的體驗,廣告才成為了用戶的心頭之恨。
看廣告無外乎這么幾個訴求:1、希望能夠獲取對自己有用的信息,2、希望能夠看到優秀的創意。
圖片來源于官網
但是目前來說幾乎沒有品牌可以做到。很簡單假如是男性觀眾,經常看到的是洗洗更健康,那么觀眾肯定不喜歡;假如你的創意很爛,買個口香糖,非要蹦蹦跳跳,就會讓觀眾不知所云……所以廣告假如做不到優秀,那么也不要輕易讓觀眾想吐;除此之外廣告的投放要精細,要滿足客戶的需求,狂轟亂炸式的投放,既不經濟也不會有好的口碑。
用戶越討厭,廣告就越多
不知道各位發現了沒有,有個很奇怪的現象,大眾一直在吐槽廣告,想著辦法開個會員跳過廣告,但商家們卻依然大手筆,眼都不眨一下的把預算花在廣告上,在廣告的植入上可以說是無孔不入、手段百出……然后大家就更討厭廣告了!這真的是一個惡性循環嗎?品牌們顯然不這么覺得,因為嘗到的甜頭也不少。
1、 能讓用戶第一時間記住品牌
廣告的功能是什么?很簡單,當你的客戶有需要的時候能第一時間想到你。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當你想吃快餐的時候,你第一時間想到的品牌是什么?是經常打廣告的海底撈,還是遠村口李二牛開在非常偏僻的角落的快餐店?你自己心里應該會有答案的;當你想喝飲料的時候,你腦子里第一時間想起的品牌是什么?這個品牌在你的印象里是不是也都經常做廣告?這就是品牌打廣告的作用。
圖片來源于官網
2、 廣告能激發和誘導用戶消費
消費者對某一產品的需求,往往是一種潛在的需求,這種潛在的需要與現實的購買行動,有時是矛盾的。廣告造成的視覺、感覺印象以及誘導往往會勾起消費者的現實購買欲望。不止如此有些物美價廉、適銷對路的新產品,由于不為消費者所知曉,所以很難打開市場,而一旦進行了廣告宣傳,消費者就紛紛購買。還記得每次肯德基、海底撈、麥當勞、甚至是街邊服裝店都會在產品上新時拿一個大喇叭在路邊吆喝,難道不是嗎?
圖片來源于官網
消費者越討厭,品牌就越做廣告,畢竟現在已經不再是過去那種“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了,品牌只有做各種各樣的廣告,才能將品牌推廣出去被消費者所熟知。
那該如何降低用戶對品牌廣告的厭惡感?
難道真的消費者和品牌廣告就不能共生嗎?品牌主只能放棄作用如此巨大的廣告嗎?其實不然,狂人在這里給大家做廣告的幾個建議,減少用戶對品牌打廣告的厭惡感。
1、理由正當
對,你沒有看錯,讓你的廣告對用戶的打擾有一個正當的理由,這樣用戶被你打擾的怒火就消失了。很簡單,今天因為你和朋友一起喝酒,回到家已經半夜兩三點了,并且還滿身酒味,這個時候你的女朋友一定會非常憤怒的質問你,然后女朋友會說我不聽我不聽,甚至會奪門而去,自此你就孤苦一生了。但是如果這個時候你說:我和朋友們聚餐回來這么晚的原因是在路上救助了一個被車碾壓到腿的流浪狗,并且拿出寵物醫院的治療費用的賬單,你說你的女朋友是不是不但不會生氣,還會覺得你是一個有愛心值得嫁的男人?
圖片來源于官網
品牌打廣告也是如此,反正總要打擾用戶,錯已經犯下了,但是這個時候如果給消費者提供一個不得不接受廣告的正當理由,用戶可能更容易接受這種打擾。比如你休息的時候正在帶妹打游戲,突然插播了一個廣告,是不是感覺就像吃桃的時候吃了半截蟲子,吐也吐不出但是也惡心,但是突然這個廣告說:“只覺得自己上班辛苦,就一直在休息玩耍,你都沒有一刻想過給家里打個電話嗎?有沒有想過媽媽生病已經住院很多天了?”你看這個時候用戶對你的廣告還會有很大的厭惡感嗎?
2、降低廣告接受痛苦感,要的是和用戶相關
好的廣告一定是能和用戶聯系起來的,從而產生共鳴感。當廣告不再是廣告,而是一劑解毒的良方,這種痛苦感無疑就小了很多。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售賣的是一個鋼筆,你會怎么把廣告傳達給消費者?是不是就簡單的宣傳這支鋼筆有多好多好,或者是打價格戰,原價199現價99?那這樣你的廣告幾乎也沒人看了,更別提轉化了。
那正確的應該怎么做呢?狂人給出了一個建議,廣告詞可不可以這樣寫:
在這個年代,如果你不學習,就會被后浪實力碾壓,升職加薪根本沒你什么事,甚至還會被迫下崗。想要杜絕這種事的發生,你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學習,增加你的核心競爭力。然而,在學習的過程中,你需要一個質量優質的鋼筆記筆記,畢竟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特別是被年紀越來越大記憶力開始衰退的當下,一個好的可以流暢記筆記的鋼筆有多重要!
你說這個時候消費者對于廣告的痛苦感還會產生嗎?
圖片來源于官網
現如今品牌不打廣告、純靠自然銷量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當下的時代是消費過剩時代,可供消費者選擇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不靠廣告推廣,消費者根本看不到你的產品,所以為了讓消費者接受你的廣告,就必須要理由正當的打擾用戶,并且建立聯系感,如此才能讓用戶接受。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