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時代 ,中國產業格局會發生什么變化?
發布時間:2020-03-23瀏覽次數:0
每次疫情都會帶來一個國家甚至世界產業格局的變化,戰略性的產業發展機遇就在人類應對疫情危機的過程中產生。
——至簡手記
一、后疫情時代,哪些產業會進入下降通道?
此次疫情發生在春節期間,旅游、餐飲為代表的第三產業受到直接的沖擊,防控措施開始后波及到第二和第一產業,疫情結束后大部分產業會逐漸恢復,有些產業會經過疫情步入下降的通道,經歷較長時間的調整和蛻變。
1、人流密集的大型景區。由于人流密集的特點和大型演藝等游娛模式,疫情過后一定的時期內,從政府和游客兩方面都會采取管制和回避的態度,相對于大型景區的重投入和高額維護費用,可能進入1-2年的低迷和調整期。
2、動物養殖及野味餐飲業。此次疫情之后,我國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的交易和禁止食用野生動物,公共衛生監管會加強,人們對野生動物的宰殺和食用也會節制,導致野生動物狩獵和野味餐飲這些產業會大幅度萎縮。
3、院線kTV娛樂產業。少聚集的防控措施會影響這些產業的客流,這類產業的資金重投入或房租的壓力,會使這一行業面臨洗牌。
4、純線下教育培訓機構。缺乏在線模式的純線下中小教育培訓機構,在線上教育的發展中,生存發展的空間越來越小。
二、 后疫情時代:哪些新產業會爆發和升級?
17年前的非典為中國電商企業贏來了十多年的黃金發展時期。2003年的非典培養了客戶線上購物消費習慣,淘寶、京東在非典后逐步崛起 ,成為線上購物平臺的頭部企業。同時與線上購物相關的物流行業得到帶動性發展,美團等在線外賣行業因此產生,成為迅速發展的新型業態。
2020年的新冠疫情,在帶來財富縮水和經濟短期衰退的同時,必將推動一些新興行業爆發和升級。
1、新型醫用防護用品和醫療設備產業。此次疫情爆發后口罩斷供、一“罩”難求。疫情的發生使人們關注生命和防護的意識增強,即使疫情過后口罩、防護手套、測溫儀表等用品會成為家庭和企業機構衛生保健的必備用品,世界蔓延的疫情也會產生較大的國際市場需求,具有高科技含量和符合國際衛生標準的醫用防護用品和醫療設備產業會爆發式增長。
2、生命生物技術產業。疫情的發生對我國的醫療資源和生命生物技術進行了一次檢驗。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都投入重金在生命生物技術產業,美國政府用于生命科學的研究經費占科研經費的60%,日本關于干細胞的再生醫學走在世界的前沿。中國作為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有利于提高生命質量和壽命延長的產業,發展前景可想而知。
3、在線教育產業。此次疫情使線下教育培訓機構遭受重創,“新東方”在非典中吸取教訓,開始的在線教育發展戰略,不僅2019年在香港實現該板塊業務的上市,而且2020年適逢新冠疫情,快速地將線下教育培訓業務轉為線上。釘釘、中國大學MOOC等線上教育平臺都因此次疫情顯著受益。在線教育作為教育培訓行業的生命線以此次疫情為起點會獲得迅速升級。
4、高標準生活服務產業。疫情期間社區便利店、生鮮電商出現爆發式增長。疫情過后,食材新鮮、生活用品衛生、服務周到體貼的高標準生活服務產業將爆發,對傳統社區服務產生一定的替代。
5、新網紅產業。短視頻經過此次疫情進一步孕育,抖音DAU破3億,同比增長93.1%;快手的DAU為1.77億,同比增長55.8%;微視頻被越來越多的普通大眾接受,民間高手紛紛借助微視頻,以娛樂號、段子號、知識號等不同定位聚集粉絲或帶貨,一大批新網紅將因此產生,形成新網紅產業。
6、線上微咨詢服務產業。疫情使企業家在線上學習和咨詢的時間增加,即使疫情過后,面對后疫情時代的轉型和就業壓力,還是有越來越多的人需要心理撫慰和咨詢服務,為資深專家和知識大咖的知識付費和在線咨詢迎來新的機遇,更多的專家和行業精英會投入到在線微咨詢行業,為企業轉型和職場人員后疫情時期的職業發展提供服務。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