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八佰》概念插畫,嘆為觀止
發布時間:2020-09-07瀏覽次數:0
電影《八佰》正式上映第15天,作為疫情下的“救市之作”,這部電影上映前就被業界寄予厚望,而其票房也不負眾望,成功突破20億大關,成為2020年度全球首部單地區20億影片,同時也正式進入內地票房榜前二十。
然而就是這么一部電影經歷了3次重啟、40次改稿、18個月搭實景、1500名劇組人員、7個月演員軍事訓練、499天籌備、230天拍攝……
這每一串數字的背后是國產戰爭片繼續向工業化前進的標志,“整個畫面的質感,詩一樣的表達,在以往的中國戰爭電影里應該是沒有的。
作為全球第三部,亞洲首部全片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商業電影,在美術制作方面可以說是非常考究了。
最近這部電影的概念設計師王俊林、尹宏宇、韓浩、就在其個人主頁分享了一些電影幕后的概念圖。
這些圖在光影變化、道具擺放,甚至人物的細節處理上都非常細膩。由于該片年代感強烈,很多陳設在最初設計的時候會出現很多不符合當時年代的造型,比如路燈的款式,廣告牌的造型等,這就需要美術人員不停地翻閱資料、了解歷史不斷的溝通和調整。
先來看看概念設計師王俊林的電影場景設計圖。他主要工作是概念圖繪制,一些主場景的氣氛繪制、場景設計以及和美術組其他老師們的3D模型進行了一些互相配合。
南岸-賭場內
▼
南岸-煙館
▼
南岸沿河街道(日和夜)
▼
南岸-酒吧
▼
南岸-妓院
▼
蘇州河北岸-兩路局日軍占領慶祝
▼
四行倉庫-夜襲倉庫南墻
▼
四行倉庫-水庫大戰
▼
四行倉庫-日軍夜襲三樓大戰
▼
四行倉庫-日軍夜襲戰后
▼
四行倉庫-三樓爆破
▼
南北岸全景
▼
北岸廢墟-謝晉元近衛會面
▼
南岸-百樂門(日和夜)
▼
南岸垃圾橋頭
▼
南岸沖橋
▼
在本次披露的概念圖中,不乏一些“名場面”。例如,《北岸廢墟-謝晉元近衛會面》《南岸租界-垃圾橋頭》、《南岸包子鋪街道》《南岸會所》等等,讓人印象深刻!這些場景不僅是對時代生活的還原,很多細節更是體現出了租界區多種文化的龐雜交織。
再來看看概念設計師尹宏宇分享的建筑概念圖的細節設計。
地毯、壁畫、金屬吊燈、彩色玻璃,蘇州河兩岸“天堂”與“地獄”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場景氣氛。
油畫般的場景設定非常驚艷,還以為這就是電影截圖。
概念設計師韓浩主要參與了整個大場鎮的規劃與設計,然后還有些南岸的室內和街道的設計,其中也干了零星單體繪制等。
把多層建筑拆掉,變成戰爭廢墟,搭配很多個電線桿豎立在廢墟之中,歪七豎八,增強一種形式感和美感,就有了如下大場鎮的概念圖:
《大場鎮保安隊經過》
《大場鎮端午觀察日軍燃燒尸體》
《南岸包子鋪街道》
《陽臺記者團》
一部電影能夠成功不易,而更多人看到的可能是導演、編劇和演員,但是整個幕后的團隊,美術組、化妝組、攝影組、燈光組、服裝組等等等,都應該被看到,并得到肯定。
《八佰》制作團隊群像
美術和場景僅僅是個開端,《八佰》是一個以四行倉庫作為主場景的戲。“倉庫長50米,寬40,是一個2000平米的底,燈光師難度加大。
這就要在房頂上挖300多個洞,必須保證光能切實的打下去。所以就在房頂300多個洞里搭架子,每一個架子吊了一個燈,來營造黑夜和光明的對比。
憑借精良的美術、攝影、剪輯、配樂,一舉拉高了國產劇的制作水平,網友甚至認為其堪比頂級美劇。
實際而言,在這個時候一部贊美“國軍”的電影顯然是不合時宜的,但不可否認,《八佰》有著成為一部優秀電影的所有特質,也是一場全行業的集體接力。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