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時代,關于品牌營銷的21條指引
發布時間:2020-04-13瀏覽次數:0
已經按下2020年營銷啟動鍵的品牌主們,將走向何方?我們通過參考第三方報告,及《后疫情營銷趨勢變化與品牌機會分析》,總結了后疫情時代,關于制定品牌營銷策略的指引。
關于消費者洞察
從心理來看:
消費者對于生活品質要求的提升和生活態度的變化,將影響個人生活優先級和重心的調整,導致其更注重高質量的社交關系。
品牌主需重視以高質量關系和以家庭為核心的營銷場景。疫后,以消費主義和販賣焦慮的營銷打法將遭遇更多反感與批評。具體市場表現如下:
1. 以家庭場景為核心的文娛應用受用戶喜愛。全民宅家宅經濟提升,長視頻和游戲用戶使用均有增長。
2. 社群微商、代購因其可以與消費者直接溝通互動,消費者信任度高,且易產生話題共鳴,已成為消費者日常采購的一個渠道。微信購物群的建設和維護將成為新的線下實體店標配。
3. 消費者心態變化,人們更想活在當下,消費者將更關注自我關愛,優先考慮心理健康并尋求滿足特定健康需求的產品,愿意為美好生活買單。
從行為變化來看:
消費者對于大健康與避險意識有明顯提升,可能抑制疫后報復性消費。
疫后,品牌主沖動性營銷打法效用將受限,另外,提倡過度消費主義的打法可能造成消費者反感,遭遇市場反噬。
1. 未來可能促成消費者口罩文化及口罩生活習慣、家居消毒習慣的養成。家庭必備或囤貨健康消毒用品將成消費者的生活方式。具有酒精殺菌消毒、自凈化、無菌等特點將成為產品一大賣點。
2. 疫情期間,為杜絕交叉感染,促進了分餐制習慣的培養。家庭結構小型化為線上生鮮平臺帶來更多客流和銷量。
3. 在本次疫情爆發期間,消費者對于遠程醫療、在線問診、分級診療+遠程醫療的接受度提升。
4. 疫情期無接觸需求,促生無接觸物流行業、無人機派送、無人超市等,普通消費者日常采購習慣將改變。
從消費觀來看:
消費者更趨向尊重科學和事實,由此會導致理性消費意識抬頭,注重投入產出比。
對于品牌來說,基于事實和科學的營銷打法更有市場,純情感化、煽情和智商稅營銷進一步式微。
1. 疫中,線上直播課程、在線教育和成人教育受用戶青睞,借此契機用戶付費習慣有明顯提升。艾瑞咨詢數據顯示,中國在線教育付費用戶規模保持穩健增長,2020年預計達19485萬人,并且預計在未來三年每年依然保持15%以上的增速水平。
2. 疫情之下,消費者購買選擇傾向于高知名度品牌。
3. 由于消費者“足不能出戶”,線上“云經濟”如云賣車、賣房,幫助用戶全方位了解產品性能,以科技技術手段連接消費場景+消費者,贏得用戶圍觀關注。
關于營銷策略趨勢
從營銷打法來看:
結合第三方趨勢分析,對于品牌營銷實用打法提出三個建議:
1.目前是互聯網、游戲、虛擬、電商等品牌形象打造窗口紅利的時期,可以通過收割線下戶外媒體,配合線上流量紅利完成品牌形象、美譽度的建立。
2.疫情導致公眾對個人福祉(well-being)關注提升,對于CEO個人品牌、集團品牌、技術品牌是一個打造窗口期,企業針對well-being/美好生活提出的觀點將更有吸引力,如無人駕駛技術解放人力,無人機提供便利。
3.市場休克性萎縮后,傳統、酒旅、消費品等受影響較大的行業將因快速拉量,出現份額爭奪戰。此時重點配合電商內容打法和流量打法,社群營銷+短視頻直播帶貨+社群網紅導購,如視頻內容平臺帶貨、電商超品日活動、虛擬看車買車等。
從營銷趨勢來看:
1. 公益+營銷,承擔社會責任、傳遞正能量、輸出品牌價值觀將成為大企業日常營銷的一部分。
2. 提升數字化運營消費者的能力成為廣告主核心訴求,品牌主投放將更加聚焦數字化媒體。更多品牌主重視各流量平臺和媒體之間的數據打通,推進數據化營銷,青睞基于事實和科學的營銷打法。
3. 前期主攻數字化媒介+電商跨平臺帶貨,關注社交媒體和會員渠道運營效率,與消費者進行溝通,提升顧客忠誠度和復購率。
4. 廣告主更在乎基于人群洞察的精準營銷,以達到優化營銷投放。營銷重點將直擊個人化移動端,通過加深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重新喚醒消費者。
5. 美妝、教育、醫療等行業將關注居家美妝、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新場景,疫后,營銷打法可以更新產品組合與宣傳思路,重塑消費者購物習慣。
6. 由于疫情影響,城市形象營銷也將占據各類廣告類型市場熱門。
關于營銷雷區
疫后,品牌營銷中潛在三大雷區:
1. 部分國家或地區的品牌與藝人面臨輿情風險,跨界營銷、合作需要高度謹慎。
2. 輿論理性化導致后疫情時代營銷需要避免消費疫情、煽情炒作,以公益為名綁定疫情營銷面臨極高風險,品牌應更注重如何通過自身優勢為人們美好生活傳遞價值。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