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搬遷之后怎么辦?山西“六個一批”促就業
發布時間:2021-08-19瀏覽次數:0
易地搬遷是我省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頭號工程。如何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8月17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省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局長張玉宏做出回答,主要采取“六個一批”的就業幫扶舉措。
“十三五”期間,全省搬遷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6.2萬人,同步搬遷11萬人,共搬遷47.2萬人,建設集中安置區1122個。搬遷群眾是最容易發生規模性返貧的特殊群體,集中安置區是防止發生規模性返貧重點區域,搬遷后扶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重中之重。
張玉宏表示,就業幫扶帶動增收,是最見效最直接的辦法措施。在精準掌握搬遷勞動力年齡結構、技能水平、就業意愿、就業狀態等基礎信息,在此基礎上,主要采取“六個一批”的就業幫扶舉措:
外出務工輸出一批。瞄準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主動對接重點用工企業,加大省外務工輸送力度。
就地就近就業一批。持續打造“企業+扶貧車間”共同體,對接龍頭企業和家庭農場、種植大戶、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將生產線或加工點向集中安置區傾斜。800人以上的安置區配套建設產業園區,800人以下的安置區配套建設車間工坊。對因照顧家庭等原因無法離鄉、無法外出的,鼓勵和引導當地企業、幫扶車間等用人單位吸納他們就地就近就業。
公益崗位安排一批。要求各地在實施政府投資項目、基礎設施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基層社會管理、公共服務項目,特別是生態護林和光伏電站運維管理時,統籌開發公益崗位,為搬遷群眾特別是弱勞動力、半勞動力提供就業援助。優先安排零就業搬遷家庭勞動力。
以工代賑安置一批。積極組織易地搬遷脫貧群眾參與以工代賑工程項目建設并獲得勞務報酬。
技能培訓提升一批。組織有培訓意愿的搬遷勞動力參與職業技能培訓,加大訂單式、定向式、項目制培訓力度,應培盡培、愿培盡培。
自主創業扶持一批。通過在安置區周邊建立集貿市場,盤活安置區配套商業用房和公共服務用房等,引導有創業意愿和能力的搬遷群眾實現自主創業。加強創業擔保貸款支持力度,對返鄉入鄉創業人員擔保貸款給予貼息支持,支持創業帶動就業。
通過“六個一批”就業幫扶舉措的實施,可以確保搬遷群眾外出務工能夠穩崗就業,留在當地能有就業門路。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讓搬遷群眾在政府幫助下依靠勤勞雙手建設新家園、創造新生活,全力做好易地搬遷“后半篇文章”才是重中之重。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