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描繪傳統村落鄉村振興新畫卷
發布時間:2020-12-19瀏覽次數:0
大雪時節,寒氣逼人,但是和順縣松煙鎮會議室里卻暖意融融,鎮干部和各村黨支部書記圍坐在一起,聽晉中市委講師團四級調研員、副教授劉更生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暢談著各自的心得體會,興高采烈地謀劃下一步的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統籌縣域城鎮和村莊規劃建設,保護傳統村落和鄉村風貌。在這點上,咱們松煙有獨特的優勢……”劉更生是從事宣講的專業人員,自2016年底起,還在松煙鎮西坡村擔任兩年多第一書記,此次在松煙鎮宣講,他以《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行動綱領》為題,不但對五中全會精神進行了深入解讀,更結合松煙鎮的實際情況,幫助鎮、村干部分析形勢,看清差距、找到目標、增強信心。
松煙鎮地處和順縣東南,位于太行山東端,地處晉冀兩省交界,高達數百米的深山峽谷是山西與河北的分界線,也是一道壯美雄渾的風景線。這里景色優美、四季如畫,久遠的歷史孕育了眾多的文化古跡和傳統村落。全鎮大大小小36個村,每個村都有著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傳承。
松煙鎮黨委書記胡薇平時學習、讀報的時候,就有摘抄筆記的習慣,把自己覺得好的內容摘抄下來,此次參加宣講會,更是在筆記本上記個不停。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鄉村建設擺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位置,這讓我們備受鼓舞和振奮。這幾年,松煙鎮以牛郎織女愛情之鄉為主核心,各村根據自己的文化底蘊和自然特色,發展了形式不同、各有特點的文化旅游產業,取得不俗的社會反響和經濟收益。”胡薇難掩激動之情。
有著2000多年歷史的許村,完整地保留了從明清到現代具有歷史線索考究的建筑和民俗生態。1986年,導演吳天明在許村創作了中國電影史上劃時代的作品《老井》。從2011年起,許村國際藝術公社成功舉辦了5屆國際藝術節,每屆超過10萬人次參觀。2018年以來,許村先后投資500多萬元,著重對明清一條街進行了房屋修繕和路面修復,改建恢復了民俗博物館、雙陽酒館、紅色文化展覽館、文化長廊等。許村國際藝術節被譽為“中國鄉村版的798”,已經成為晉中市又一獨具魅力的文化品牌和文化名片。
松煙鎮鎮長曹中飛是風闖村的包點干部,聽了劉教授的宣講,對風闖村的發展有了更多的盤算:“風闖有50多座紅砂石古院落,這里的鳳凰山、懸空寺在周邊省市有很高的知名度,吸引大量‘背包客’慕名而來,下一步我們將修建登山步道,爭取外來資金對懸空寺進行重建。對部分危舊房屋進行統一修繕,添置現代化生活、娛樂設施、設備,提供集住宿、餐飲、采摘于一體的綜合性服務,使游客真正住得下來。”
聽著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南天池村黨支部書記陳寶珠也坐不住了,作為國家級森林鄉村,南天池村一直傳承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七夕祭祀儀式,并成功完善了與牛郎織女傳說相對應的實地和景物。陳寶珠動情地說:“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后,心里更有底了,今年村里打造了民俗婚禮文化園,修繕了6套從上世紀60年代到現在的婚房。下一步還要發展、拓展農家小院,使來這里的人有得看,留得住。”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咱們鎮還是要統籌規劃和設計傳統村落建設,既凸顯各村的個性特色,又在功能上相互補充,用好傳統村落和生態環境兩個寶貝,打造當地特色文化產業品牌,發力鄉村振興,創建百姓富、生態美,富有濃郁太行風情的新山村的美好未來。”胡薇信心十足地說。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