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些品牌Logo演化史,我決定放棄注冊公司......
發布時間:2020-09-12瀏覽次數:0
注冊一家公司要幾步?
別問是誰給了我勇氣
問就是沈騰叔叔的
“海口那可是家大(影視)公司”
想來想去
除了起個足夠唬人的公司名稱
還得找人設計一款足夠
高級 亮眼 理想型 的大Logo
最好還能經久耐用代代相傳
才配得上我隱秘而偉大的品牌開拓之暢想
(是不是有甲方內味了
)
這可難倒了我的設計師
他默默把電腦壁紙改成了“爬山警告”
然后冷靜地告訴我:
能用100年以上的Logo至今還沒人見過
每一個經典的品牌Logo背后
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演變史
?
國際版
01 Apple
打印機彩盒逐漸沒墨......
02 NIKE
Just 簡單化 it .
03 Instagram
慢慢慢慢失去細節
慢慢慢慢變得平面
04 Barbie(芭比)
爸爸說:
還是你最開始那
05 Gap
從飲料公司變成服裝公司變成軟件公司
最后回到服裝公司
06 可口可樂
Logo一定要大大大大大
07 雙立人
freestyle漸漸被封印
08 星巴克
為了過審,被迫變成“大頭傳奇”
09 麥當勞
逐漸“門”化
10 Google谷歌
從PS到Photoshop
一個設計師的自我成長史
國內版
01 螞蟻集團
還花唄,頭大!
02 少兒頻道
長大后
被現實磨平了棱角
03 華為
從貝殼到菊花再到干花永生花?
04 優酷
只要logo換的快
就沒人能看出差別
(youku → youtube?)
05 支付寶
錢包越來越扁(平)
我可太藍了......
06 美團
一夜之間變黃了
就.....很禿然
07 天貓
肉眼可見地趨于圓潤
果然成年人的世界
只有變胖最容易
08 三只松鼠
從三只松鼠到“3D松鼠”
09 騰訊QQ
笑容逐漸消失?
10 波司登
是什么給了你去掉英文的勇氣?
是實力以及文化自信
(這話好驕傲哦)
所以你看
一個有著持續生命力的品牌
必然會隨市場不斷發展、不斷調整
而Logo作為一個品牌的自我標識
作為企業文化的象形表述
也會自然地隨之演變
放在整個時間維度上來說
一稿過?其實不存在的
從擬物到扁平
從具象到抽象
品牌賦予Logo的信息越來越少
反向印證著用戶對于品牌的認知越來越多
多到不再需要解釋
一眼就能調取
這才是品牌建設所追求的效果
看到這里
我默默地計算了下未來預算
決定放棄我的“主要看心情發展有限公司”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