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常用的營銷策略:借勢營銷與造勢營銷
發布時間:2020-06-24瀏覽次數:0
互聯網時代,人人都能接觸到媒體,品牌的傳播更為容易也更為重要。在信息越來越碎片化,媒介形式越來越多元化,傳統營銷的弊端就越明顯:成本大、效率低、沒效果。
當下的市場環境,競爭異常激烈,一個賽道往往能有十幾二十家同行競爭。例如曾經共享單車火了之后,短時間內涌現出多個品牌的共享單車,賽道瞬間就被擠滿。
同質化嚴重的背景下,企業要如何突圍而出呢?借助媒體的力量,讓品牌成為消費者的焦點,說到底就是靠著“勢”,可以說是利用話題、利用熱點去進行傳播,但在產生巨大影響力之前,是個精細的運作和品牌形象塑造的漫長過程。
人們對“話題”的需求是永遠不會缺的,微博熱搜榜一直都是吃瓜群眾蹲守的好去處,在這個時代,幾乎人人都要通過手機來接收熱點信息,話題已經變得必不可少。如何為品牌去制造話題或是結合話題,達到傳播和樹立形象的目的,巧妙的植入品牌是核心訴求。
借勢營銷
每逢節假日、熱點事件,各大品牌和營銷人都想要蹭上一波熱點。如今借勢營銷作為一種傳播天然流量屬性的模式,成了企業做營銷活動中主要的手段之一。
優秀的借勢營銷往往不只是發個微博,蹭兩句熱點就完事的。需要找到與品牌契合的點,從而引發用戶的共鳴,才能引發深層次的傳播,得到用戶關注。
借助抖音強大的流量,各個品牌都紛紛想搭乘這班紅利快車,依靠抖音借勢成功的案例也層出不窮。
某品牌沒有實體店時,在抖音上已經相當有知名度了。借助“占卜”的噱頭,引發消費者對情感以及未知事情好奇的訴求,所以這個品牌能未開先火。
在抖音火爆之后,創始人決定迅速開店,隨后一年內開出200多家加盟店。但是它的成功也并非偶然,都是依靠背后六位創始人的精心策劃。彌補當下消費者群體情感空缺的訴求,定位更符合時代潮流,這是能借勢火爆的原因。
造勢營銷
“造勢”通常都是由“借勢”的階段開始的,如很多品牌有一定知名度之后,本身就成為了一個流量ip,一舉一動都具有話題性。與借勢營銷依靠熱點和流量不同的是,造勢營銷是一種主動出擊的方式,主動制造熱點事件。
某平臺在“樂評地鐵專列”之后,連天上的載體都不放過。在2017年,它的“音樂專機”亮相上海浦東機場。將飛機作為載體,本就非常具有話題,整個航班的過程也是創意十足。
以用戶自制的18個神級UCG歌單的音樂為飛行途中的旅客解乏,定制一場趕走枯燥的空中音樂之旅,專機之內更是布滿如黑膠唱片、民謠、古典等音樂元素。
此平臺成功的抓住了旅客的痛點,融合了自身風格特點,巧妙造勢,成功地傳達出品牌的調性和營銷風格。
品牌依靠造勢、借勢的營銷策略雖然是個很好的方式,但是實際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兩個方面,其一,借助某些話題要注意底線,如果觸犯社會和大眾,結果可想而知;其二,企業在關聯內容時要考慮實際是否合適,調性是否與品牌一致,切勿盲目追求熱點。
END
━━━━